來源:中銀期貨研究
國家能源集團:12月17日,日發電量完成40.1億千瓦時,供熱量完成365萬吉焦,較去年同期最高值分別增長5.2億千瓦時、39萬吉焦,雙雙創下國家能源集團迎峰度冬期間電熱量歷史最高紀錄。
中新經緯:11月,國有銀行利率調整情況較少,中農工建四大行基本未調整,郵儲銀行3年期存款利率上調。整體來看,1年及以上存款平均利率均環比上漲。城商行3個月、6個月期存款利率最高,股份制銀行1~3年期存款利率最高,農商行5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年末部分中小銀行出于年末考核要求,上浮利率提前開始攬儲,上浮多數集中在5到15個基點。
中指院:上周(12月10日-12月16日)樓市整體環比上升8.83%,同比下降11.99%。全線城市整體環比均上升,一線城市漲幅最大。出讓金總額增加,上海收金近222億蟬聯榜首。二線城市交易活躍,重慶近10億新推6宗宅地。
原油:
本期原油板塊小幅上行,內盤SC原油期貨夜盤收漲2.55%,報559.3元/桶;SC 1-2月差呈Contango結構,今日收報-2.6元/桶。外盤Brent原油期貨收漲1.95%,報78.04美元/桶;WTI原油期貨收漲2.04%,報72.89美元/桶。近期原油基本面未現明顯變化,年末需求進入調整期起到主導作用。國際來看,11月下旬EIA美國汽油需求一度跌破五年區間下界限,目前仍在1000萬桶/日以下水平。國內需求來看,截至12月14日當周,我國主營煉廠常減壓開工率下滑錄得75.16%;山東地煉開工率錄得64.32%,均為年內相對低值。預計短期之內需求延續偏弱態勢,但供給側將繼續提供下方支撐。OPEC+明年一季度產量原油供應削減的總規模計劃為199.3萬桶/日,雖略低于今年下半年規模,但供應端整體或呈偏緊格局。然需持續關注各成員國產量政策實際執行情況,內部分歧等因素或構成一定擾動。
本期燃料油板塊跟隨成本端走勢FU高硫燃期貨夜盤收漲2.42%,報3051元/噸;LU低硫燃期貨夜盤收漲3.43%,報4188元/噸。近期低硫燃走勢繼續偏強,國內保稅低硫燃產量下滑顯著導致供應趨緊。11月保稅低硫燃產量環比減少7.93%至85萬噸以下,同比降幅錄得年內極值33.33%。目前年內低硫燃出口配額使用進度已逾90%,預計年末保稅低硫燃產量整體趨緊,為內盤LU走勢提供一定支撐。目前LU 3-4月差在40元/噸附近,內外盤價差LU-VLSFO 04-MAR重回15美元/噸以上。
芳烴產業鏈:
PX:
上一交易日PX跟隨成本端原油尾盤拉漲。根據美國公布的最新一期EIA庫存數據,截至12月8日,美國汽油庫存增加40.8萬桶,至2.24億桶,市場預估為增加190萬桶,累庫幅度低于市場預期。本周PXN跌勢暫緩,美國CPI數據顯示通脹壓力仍未緩和,美聯儲降息預期被往后推遲,宏觀情緒偏弱,原油價格重心減低,對PX支撐減弱。另一方面,PTA開工水平上漲,對PX需求增加,PX價格持穩。建議以區間交易為主。觀點僅供參考。
PTA:
上一交易日PTA和PX走勢相近,同步尾盤拉漲。從盤面結構來看,PTA1-5月差維持近月貼水結構,今日繼續走闊,收于-48元/噸。現貨PTA加工費維持高位震蕩。年產225萬噸的逸盛大連1#裝置12月11日負荷提滿,年產250萬噸的威廉化學12月11日重啟8成,年產250萬噸的恒力(惠州)2#裝置于12月11日重啟恢復正常生產。上周PTA產能利用率達到81.9%,環比上漲了近6.0個百分點,同比上漲約16.9個百分點,已達到年內高位。上游成本價格下降,為PTA以及下游聚酯產品留出利潤空間,由于聚酯庫存去庫通暢,聚酯加權產能利用率小幅上漲。終端紡織企業產成品庫存天數連續兩周增長,累庫壓力向下游轉移。建議以區間交易為主。觀點僅供參考。
烯烴產業鏈:
甲醇:
從估值看,甲醇制烯烴單體利潤在0值附近窄幅波動;甲醇中國主港與東南亞美金價差進一步回升,因此,當周甲醇綜合估值偏高。從供需看,國內甲醇開工率77.59%,環比下降4.56%。進口端預計一周到港量35.97萬噸,環比抬升到偏高水平。下游主要需求MTO開工率86.32%,環比上升1.4%。庫存端,本周港口庫存環比增加7.66萬噸至95.1萬噸;內地工廠庫存環比減少0.58萬噸至44.35萬噸;工廠訂單待發量25.26萬噸,環比增加0.19萬噸。綜合看本周甲醇供需面偏弱勢。
塑料:
從估值看,當周聚乙烯進口利潤小幅回升,線性與低壓膜價差則進一步上行至偏高位置,塑料綜合估值水平略偏高。從供需看當周國內開工率87.43%,環比增加1.29個百分點;同時線型排產比例上升至31.9%,但略低于年度均值。綜合看國內總供應壓力增加。需求端制品開工率環比小幅增加0.06%,總開工水平與去年持平。庫存方面,上游兩油線型庫存同比偏高,當周小幅下降;煤化工線型庫存中等;當周聚乙烯中游線型社會和港口庫存小幅去庫,但是總水平仍高于往年同期。下游成品庫存處于高位。綜合看供需面偏弱。
聚丙烯:
從估值看,丙烯聚合利潤從低位小幅抬升;拉絲與共聚價差在高位窄幅波動,綜合估值水平中等。從供需看,當周國內開工率上升2.66%至73.47%,同比繼續低于過去兩年同期水平;拉絲排產比例下降至21.91%。綜合看國內聚丙烯供應壓力環比減小。需求端來看,當周下游綜合開工率為54.5%,環比小幅下降,同比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庫存方面,上游兩油庫存偏高;煤化工庫存進一步累庫;中游社會庫存和港口庫存小幅下降,同比偏高。下游成品庫存較高。綜合看供需面偏中性。
策略上建議關注甲醇正套交易機會。僅供參考。
橡膠:
經過11月中旬以來的下跌后,RU高估值有所修復,國內天膠產區即將全面停割,短期底部探明。NR未來2個月均有上萬噸倉單到期流向現貨,增加國內供應量,低估值反映期貨倉單壓力和海外產區旺季壓力。丁二烯橡膠BR2401進入臨近交割月,上周期貨倉單3050噸,基差收斂。觀點供參考。
紙漿:
驅動繼續偏弱。根據卓創資訊數據,截至上周四,除雙銅紙開工相對持穩外,其他紙品開工率均下調。考慮到SP2312到期交割后,10萬余噸老倉單將流向現貨市場,增加現貨環節供應量,年底紙漿供應相對較充裕,而需求季節性偏淡。
期貨自10月中旬回落至今已接近兩個月,高估值得到修復:一是現貨基差走強;二是11月和12月的船貨基差倒掛,進口窗口關閉;三是下游即期加工利潤改善等。隨著價格下行,我們觀察到紙漿期貨庫存和倉單自11月底開始注銷和出庫。SP2405為新主力合約,短期觀望為主。觀點供參考。
有色:
隔夜,LME銅收跌55美元,跌幅0.65%,LME鋁收漲41美元,漲幅1.83%,LME鋅收漲7美元,漲幅0.28%,LME鎳收跌665美元,跌幅3.89%,LME錫收跌470美元,跌幅1.86%,LME鉛收跌23美元,跌幅1.13%。消息面: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不變。歐洲央行將主要再融資利率維持在4.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擬于2024年底停止緊急抗疫購債計劃下再投資。數據顯示,中國11月鋁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1,193萬噸,同比增長2.1%;1-11月鋁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12,958萬噸,同比增加12.5%。 據SMM調研數據顯示,再生銅桿開工率為44.06%,較上周下降5.56個百分點。11月鋁板帶箔企業開工率為71.42%,環比下降0.63個百分點,同比上升3.34個百分點。11月份銅管企業開工率為68.89%,環比增加0.50百分點,同比增加0.01個百分點。最新全國主流地區銅庫存增0.03萬噸至6.33萬噸,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減1.3萬噸至47萬噸,鋁棒庫存減0.68萬噸至7.54萬噸,七地鋅錠庫存減0.15萬噸至7.56萬噸。美聯儲貨幣政策明年調整或早于預期,年末需求逐漸減弱,建議短線偏空交易思路為主。觀點僅供參考。
鋼材:
常務會議通過煤炭安全生產法規。市場樂觀預期降溫,工業品出現調整。基本面來看生鐵產量環比繼續下降但依舊高位,天氣轉冷下游消費環比下滑,庫存降幅收窄,鋼價出現調整。但是煤焦因為安全停產價格處于高位,鐵礦石價格堅挺,鋼材價格在成本支撐下調整空間有限。
美聯儲發聲2024年可能3次降息。市場傳聞伊朗礦石出口加贈關稅。市場樂觀情緒有所降溫,工業品出現調整。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中國證監會期貨部組織部分鐵礦石貿易企業和期貨公司召開會議,研究加強港口鐵礦石監管。基本面來看,鋼廠虧損嚴重,部分地區高爐檢修控產,高爐生鐵產量環比下滑,導致鐵礦石需求下降,鐵礦石供增需降,基本面逐步寬松,但短期礦價在低庫存和需求支撐下調整空間有限。
豆粕 :
蛋白粕盤面震蕩走弱,跟隨外盤美豆及國內豆粕走勢,近期國內基差偏弱運行。油廠開機率的回升使得菜粕產量上漲,菜粕水產旺季結束,供應大于需求,菜粕庫存持續累庫。美豆價格在1300-1350美分/蒲區間內波動。12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將巴西大豆產量預估從11月的1.63億噸下調至1.61億噸,雖調整高于市場預期,但若實現將仍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產量,整體偏空影響導致美豆下跌。國內 M2405 價格整體圍繞進口大豆成本波動,國內粕類商品現貨仍處于疲軟狀態,等待大豆、豆粕供給壓力的集中釋放后是否企穩。短期維持偏弱判斷。
植物油:
豆油供應仍較為充足,連盤主力增倉下行,受CBOT大豆以及豆油影響,盤面有所下跌。且國內暫無有利支撐,臨近換月,今日1-5價差有走擴預期,尚不穩定。溫度降低需求國對棕櫚油需求轉弱,馬棕最新出口數據環比下滑。國內棕櫚油近期買船減少,日度成交轉弱,下游提貨表現一般,國內棕櫚油商業庫存小幅下降但仍在高位壓制棕櫚油價格。菜油下跌,菜油主力更換05合約,菜油供應寬松庫存處于高位,價格持續走弱,基差偏弱,現貨價格成走弱趨勢,菜籽油本身上升動力不足。后市需關注南美天氣、菜籽及菜油買船到港、國內油廠開機、國內油脂消費情況等影響。植物油短期弱勢難改,偏空思路對待。
免責聲明:報告所引用信息和數據均來源于公開資料,分析師力求報告內容和引用資料和數據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不保證該信息未經任何更新,也不保證我司作出的任何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任何情況下,我司不就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對任何投資做出任何形式的擔保,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