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隨著國內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宏觀市場情緒有所好轉,前期低迷的天然橡膠市場有所回暖,期價開啟了緩慢反彈,滬膠主力合約在12月8日收盤站穩13000元/噸水平。面對近段時間穩步回升的膠價,期貨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研究人士,從近期膠價反彈的驅動因素、橡膠市場的供需基本面變化以及反彈行情的持續性等角度進行探討。
在國投安信期貨能化分析師胡華釬看來,目前推動天然橡膠價格緩慢上行的主要驅動力還是來自宏觀面。一方面,隨著海外通脹高位回落,美聯儲等央行加息節奏放緩,中國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美元指數有所回落,人民幣匯率走強,商品市場有所回暖。
另一方面,國內防疫政策優化調整也對市場帶來了利好。中信期貨能化分析師李青表示,基于近期防疫政策的持續優化,市場開始交易未來需求復蘇的預期。同時,由于當前橡膠終端需求總體表現不佳,因此在宏觀預期好轉的背景下,未來橡膠市場內需改善的空間更為巨大。
國泰君安期貨能化分析師高琳琳告訴記者,隨著國內防疫政策不斷優化,并且政策調整步伐加快略超市場預期,下游需求出現一定改善。目前輪胎樣本企業開工率出現小幅提升,前期檢修企業排產逐步恢復正常,帶動樣本企業開工率提升。她表示,雖然當前國內外需求仍表現疲軟,但由于2023年的春節時間較早,節前仍會有一輪比較集中的原料補貨需求。
同時,據李青介紹,當前國內天然橡膠庫存在各個細分品類上都表現出庫存量較低的現實。而低庫存在需求修復的預期中往往能夠帶來更高的價格向上的彈性。因此,她認為,宏觀預期好轉以及低庫存的現實驅動了近段時間橡膠價格的緩慢上漲。
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青島地區天膠保稅和一般貿易合計庫存量41.29萬噸,較上期增加0.6萬噸,環比增幅1.47%。保稅區庫存環比小幅增加0.12%,一般貿易庫存環比增加1.77%。高琳琳認為,雖然天膠庫存環比上行,但增速及增幅都不大,絕對量也處于偏低水平,因此對盤面壓力并不大。
看向12月以來橡膠市場供需發生的變化,李青告訴記者,一是國內逐步進入停割期,產出量持續降低;二是濃乳膠市場明顯轉暖、價格持續上漲,這帶來了海南膠水價格的上漲,進而又推動了全乳膠價格的相對強勢;三是下游輪胎企業由之前防疫過程中的減停產狀態恢復至正常開工狀態,下游輪胎廠的開工率出現了提升,同時,同時北方地區的東西備貨啟動,短期輪胎市場氛圍有所提升;四是國內進入高進口時期,港口庫存緩慢累庫,但累庫速度基本與正常年份差異不大,并沒有加速累庫的跡象。
整體來看,胡華釬認為,12月天然橡膠供需基本面正在逐漸改善。一方面,供應端存在季節性的利好效應,國內外天然橡膠主產區由高產期逐漸進入減產期。高琳琳認為,隨著傳統季節性推漲季到來,近期泰國原料價格穩步趨漲,同時國內產膠區步入停割期,其中云南產區原料膠水現已全部停割,海南地區全乳膠交割利潤尚可,但剩余的割膠時間已經不多。另一方面,需求端出現政策性的利好效應,中國房地產政策和防控政策調整,貨幣政策繼續發力,發展經濟成為首要目標,這對市場帶來利好預期。
此外,高琳琳表示,倉單減量也成為大家的重要關注點,尤其是出現罕見的月間結構倒掛,呈現出BACK結構。她表示,在很多品種上,現貨的流通盤比較集中是需要看到的一個趨勢。而臨近年底,“弱現實、強預期”可能會推動橡膠市場向上走一波,但對于膠價后市還是謹慎樂觀。
“基于宏觀面和基本面的變化,我們對天然橡膠市場的預期相對樂觀一些。”胡華釬表示,目前天膠維持BACK結構也反映了市場預期好轉,預計未來價格重心將繼續抬升。臨近年底,他表示,交易者還需要關注國內汽車刺激政策是否會延續,海南天然橡膠產區停割是否會延期,以及天然橡膠期貨價格曲線的變化。
在李青看來,未來橡膠價格重心繼續抬升仍有可能會進一步延續,原因在于中長期來看國內宏觀復蘇邏輯大概率會發生,至少從當前演變趨勢來看,往這一方向兌現的概率正在不斷增強。然而,她也表示,近期下游開工率的好轉并不顯著,現貨端追漲囤貨的意愿也并不明顯,因此膠價上行更多是在交易未來的預期。
“而交易預期需要關注是否存在交易過度現象,這個指標可以關注期現價差,或者說深色膠的現貨采購氛圍,如果氛圍持續好轉,且非標基差維持在當前水平±200元/噸的范圍波動,那么整個橡膠市場存在持續的振蕩偏強氛圍。但如果在滬膠價格上漲的過程中,非標基差快速放大,則上漲的持續性會受到抑制。”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