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升華你的職場溝通力?
怎么替自己或團隊提要求?
怎么激勵自己和團隊?
怎么化解分歧、促成合作?
面對不同人群,不同話題,不同訴求
同一句話到底怎么說?
近期,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CDO)邀請資深企業溝通專家、職場及個人發展教練、溝通及表達培訓師刁寧女士帶來了職場溝通力的分享,通過多年職場經歷和對職場溝通的深入了解,深刻剖析了如何與自己、與他人以及與世界進行聯結,從而打造更大的溝通格局,使職場人能夠不斷深化自我認知、自覺與他人建立關聯、賦予工作意義感,不斷成就自己的職業和人生理想。在我們看了那么多講溝通術的書之后,在我們聽了那么多溝通達人分享的溝通點子之后,為什么我們在職場上,很多時候還是覺得有些場合不知說什么?有些肯定的話說不出口?有些建議和反饋說出后不被接受?其實,溝通從來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正因如此,溝通力也成為越來越受重視的“職場競爭力”的關鍵部分,成為很多職場瓶頸的癥結所在。還記得前不久的那場關于中國職場人和印度職場人為什么在美國公司中的表現會有那么大不同的討論嗎?那么,如何獲取職場溝通力?溝通力為什么能在達成共識、化解分歧、提升理解、增加互信、共創優勢等方面發揮威力?什么樣的溝通格局才能讓你在職場上不斷釋放和彰顯領導風范?一起來看這份高階“溝通秘笈”。
01
與自己的溝通
>>提升自我期許,釋放潛力和無限可能
自我期許在職場中非常重要。在面對很多職位比你高、對當地市場和文化比你更了解的全新環境中,你必須成為一個從內到外的領導者,帶領和引導團隊踐行職責。這其中,任何一點降低了的自我期許、自我懷疑,任何一個時刻被性別、國籍的刻板印象所干擾,都將可能分散你對工作和結果的專注力,為你的領導力帶來負能量和破壞力量,阻礙你成為一個稱職的職場人士和領導者。
我曾負責一個跨國公司的亞太區企業溝通事務工作。一次,我要負責安排全球CEO到印度的一個高規格的訪問,這包括要帶領印度團隊安排CEO在印度期間的工廠開業典禮、新聞發布、當地和國際媒體訪談、與當地NGO就一個企業公民項目的簽約、到印度理工大學的演講等企業溝通活動。
復盤這個活動,發現最具挑戰性的是這個企業溝通項目本身的“職場溝”。在項目計劃、準備和實施過程中,包括大量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上下級、個人代表公司與不同方面所做的溝通,這些溝通包括說服、激勵、帶領、推動、建立理解、處理分歧、肯定、校正、決策和執行等行為。
在這樣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工作環境、高強度和高標準的工作要求面前,你的性別、國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工作時專注于結果,用心建立與各方的聯結,把自己的職責和職場價值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特別感到自我期許的重要性。在高職責和職場壓力面前,保持跟自己對話,專注于自己已有的資源,把自我期許定在“高位”。因為只有這樣,你內在的潛力和創造力才能被激發出來,你才能更自覺地運用資源,包括內在資源,如自我管理能力、內在領導力、你的經驗和信念,以及外在資源,如你的業務技能、團隊和外部合作伙伴等。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釋放你的潛力,包括語言能力、覺察力、共情力、好奇心、直覺、傾聽能力,你才能變得更敏銳。你才會看到你不曾想到的可能性,你就能有更驚艷的表現。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自信和心里格局也會得到不斷提高和擴大。當然,你可以選擇如何跟自己對話。這是個不斷深化自我覺察的過程,也是你所有與他人溝通的基礎。
02
與他人的溝通
>>用A-B-V溝通法,講好自己的故事
(“A-B-V”即態度“Attitude-信念Belief-價值觀Value”)
與自己的對話是為更好地自我認知。而自我認知是與他人溝通的前提。自我認知不一樣,溝通效果就不一樣。詩人瑪麗安?威廉姆森曾說過,“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我們的匱乏;我們最深的恐懼是我們不可丈量的力量。是我們的光芒,而不是黑暗,最令我們惶恐。”要讓自己展示出更大的實力、雄心、能量和影響力,才能在職場中獲得更強大、更長久的發展。
作為職場人,如何講好自己的故事?
我建議不妨從“自我呈現”開始。每天花些時間在鏡子前,打量和琢磨一下你的穿著、儀態、表情、手勢。你的外在呈現非常重要,因為它在講述你如何看待你自己、你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認可自己、你的心態怎樣、你的審美如何。
外在呈現重要,內在呈現更重要。當你的內在信念、心態、知識、情緒足夠強大的時候,它的光芒就會照耀你周邊的每個人,讓每個人看著你的時候,只能在心里感嘆:這真是個了不得的人!
在講自己故事的時候,記住思考、選擇并傳遞出你的A-B-V, 即態度(Attitude)、信念(Belief)和價值觀(Value)。唯有信念方能帶你走得很遠,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自帶資源。當你在職場中與上司、同事、客戶等進行溝通時,一定要先深思你做這件事的態度、自己的信念和背后的意義,然后把它跟你要達成的目的聯系在一起。你會發現,你會有些行為改變,溝通的信息也自然會有不同,溝通效果就比較容易帶有力量和意義感,對其他人的影響力也自然提升。
比如,你在領導一個團隊,如果你相信“團隊合作方可成就更多”, 在做溝通時,你可以先分享你的這一信念,之后你就會容易看到每個團隊成員的能力,你更容易對他們給予真誠的肯定和引導,同時,你在要求團隊成員既要“每個人要發光”,還要“看到彼此”時,也會渾身充滿激勵帶來的能量。這個時候,你告訴團隊,“我們可以走得更遠,成就更多”,就會非常可信和有力度。當團隊間發生爭執時,你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是我們的共同價值觀、共同信念,以及基于此的共同目標,是什么能把我們聚集在一起。在職場上,在與同事的溝通中,你可以用公司的理念和價值觀來講述職場故事,包括你們如何制造、如何銷售、如何創新、如何服務客戶等等。
作為一個職場人,經常要溝通一些有挑戰性的話題,比如想獲得晉升、想推進一個大項目、想要更多的預算等。你要認真準備和對待每一次重要的溝通,考慮的因素包括溝通時機、場合、可借力的資源、論理所需的事實、能力等。
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你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蘊藏著你的信念和價值觀。這個信念和價值觀跟你所在組織的信念和價值觀越匹配,你的溝通就越容易帶來共鳴,它的意義感和影響力就會越大。基于共同立場以及共同利益點的溝通才能達成隨之而來的溝通目的,如建立合作、化解分歧、彼此接受、接納建議等就比較容易達成。
03
與世界的溝通
>>實現自我成長,賦能工作意義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世界的部分。我們不能無視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聯結。事實上,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與這個世界相聯的一個通道。工作是其中之一。為此,我們在做一份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找到它之于這個世界的意義。我們可以問自己:這份工作除了帶給我生存所需的財務回報之外,對我和對世界而言有什么意義?
當你在賦予工作以意義的時候,你對這份工作需要所做的溝通,就容易有一個更高遠的視角和熱忱,令你的溝通充滿激情和感召力。同時,當我們在談我們的工作的時候,我們就會透過這份工作談我們跟這個世界的聯結。我們會看到一個大的空間。這也是我們個人和職業成長所必需的空間。舉個例子,你的公司是做工業品的,比如汽車制動系統。好像這類產品和話題讓人感覺非常干, 不炫。但如果你看到的這份工作的意義是它會讓世界更安全。你通過這份工作,給世界帶來“安全”這個價值。那么,從帶來“安全價值”這個角度,你是不是有很多觀點可以和客戶、同事、合作伙伴、家人、朋友來談你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就會覺得:“哇,我的工作還是很酷的!”
可以說,幾乎每一份合法的工作,背后都有它之于世界的意義。面對一份工作,你就要努力把這個工作對世界的意義找到。如果這個意義能夠跟你的自我對話產生共鳴,能夠提升你的期許、釋放你的潛力和資源,讓你能夠跟其他人建立聯結,那么,你就基本上有了一個比較穩健和充滿無限可能的溝通格局。接下來,就看你如何不斷錘煉你的職場溝通力,為你的職場之路開疆拓土,走向你要去的那個地方。
也許你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