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驅車行駛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目之所及是郁郁蔥蔥的橡膠林,一眼望不到邊。

一望無際的橡膠林 李麗 攝
屬北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的勐臘縣,是我國少有的熱作區,也是我國重要而優質的天然橡膠種植與生產基地。目前全縣天然橡膠種植面積230萬畝,膠園面積約占全國的13%,天然橡膠產量占全國的23%;全縣涉橡膠產業人口近21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0%,是名副其實的“橡膠第一縣”。
在勐臘,一棵橡膠樹連接“衣食萬戶”,鏈接億元大產業。

橡膠林 李麗 攝
近年來,勐臘縣依托天然橡膠資源和口岸區位優勢,不斷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橡膠產業鏈、價值鏈,加快橡膠生產初加工向深加工轉型。大力培育橡膠龍頭企業,堅持規范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作、品牌化發展,全力構建天然橡膠種植、加工、貿易產業體系,推動橡膠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人正在包裝橡膠 李麗 攝
破碎、洗滌、揉搓……走進勐臘田野橡膠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橡膠生產線高速運轉、轟鳴作響。“我們公司專注橡膠種植、加工、銷售、研發、貿易等,主要產品有望天樹系列、航空飛機、艦載機輪胎專用膠、水洗煙膠,是西雙版納州首家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的橡膠民營企業。”該公司生產部廠長崔大勇介紹,天然橡膠作為一種具有優越綜合性能的可再生天然資源,因其高彈性、高強度、高伸長率和耐磨等特點,廣泛用于國防、醫療、工業等領域。

加工出來的橡膠 李麗 攝
“這是由我們公司生產的高性能橡膠做出的飛機輪胎。”在公司一樓大廳里,擺放著一個外表看似并不起眼的黑色輪胎。然而,在崔大勇眼里,這是公司引以為傲的技改成果。近年來,該公司結合橡膠行業特征和企業實際情況,不斷加大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力度,優化產品結構,滿足傳統市場需求的同時,加大在高性能橡膠研發、生產、加工等方面的投入,努力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目前,公司多個橡膠產品直接或間接銷往米其林輪胎等知名輪胎企業,生產的高端特種橡膠達到了高端航空用膠要求,實現了飛機輪胎專用膠國產化,并成功向市場推廣。

崔大勇介紹公司生產的橡膠 李麗 攝
科技創新讓橡膠加工欣欣向榮,在種植端,勐臘田野橡膠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同樣做出了更多元的努力。通過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等進行產學研合作,該公司積極探索橡膠與大葉千斤拔、蘿芙木、肉桂等樹木共同種植模式,創建環境友好型橡膠園實驗示范基地。同時,在技術指導、管養標準、強化監管、膠工培訓和激勵等方面發力,實施“微創割膠”“高抗高產橡膠種植”“廢水提取有機肥”等項目,并積極推廣天然橡膠“干季割膠”模式,延長割膠時間,努力實現橡膠產量、質量雙提升。此外,還帶動周邊村寨試點橡膠林下雞樅、花卉等經濟作物種植,增加膠農收入。

橡膠林地 李麗 攝
從一粒膠種到繁茂膠林,從種管養護水平提升到加工制造提質增效,勐臘縣圍繞橡膠全產業鏈建設向精深發力,不斷塑造新優勢。
抓好穩面積、穩產量工作,著力提升種植管理水平,打造優質原料供給基地;做好橡膠樹白粉病防治工作,更新種植橡膠新品系,完成政策性橡膠樹保險承保任務;做實橡膠栽培、撫育、生產及林下種植等實用技術培訓,推進橡膠技術推廣站與天然橡膠產業體系合作,打造“一縣一業”天然橡膠科技引領示范樣板;推動勐臘農場智慧膠園試點,開展割膠技術革新,實現自動化、數字化膠園管控與生產作業……一項項有力可感的舉措,讓勐臘橡膠產業發展韌性與活力不斷彰顯。

對膠農進行培訓 供圖

剛收集的橡膠液 供圖
2023年11月,西雙版納橡膠產業委員工作室掛牌成立,匯聚了來自全國、省、州、縣四級政協委員,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等各路專家學者,為橡膠產業高質量發展再添助力。
布局天然橡膠一二三產業融合,勐臘堅定前行在路上。截至目前,全縣已有制膠企業32家,橡膠木加工企業23家,國家橡膠及乳膠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分別在勐滿鎮、勐侖鎮籌建。2023年,全縣生產干膠18.2萬噸,預計實現橡膠全產業鏈綜合產值74.54億元。(李麗 戴振華 王琳 趙麗槐 李文詩 謝蕊燦 依香叫)
責任編輯: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