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2022年中,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20號膠期貨即將迎來三周歲“生日”。作為天然橡膠期貨國際化品種,INE20號膠期貨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同類品種首位。隨著INE20號膠期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功能持續發揮和保稅交割等各流通環節的打通,越來越多的境內外產業企業參與并采用INE20號膠期貨進行計價。
INE20號膠期貨市場規模躍居世界同類品種首位
在上市近三年的時間里,INE20號膠期貨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功能發揮良好,為境內外天然橡膠產業鏈企業管理價格風險、穩定生產經營、優化全球資源配置發揮了積極作用。
首先,INE20號膠期貨市場規模顯著增長,目前居于世界同類品種首位,為產業企業參與市場交易提供了更好的流動性。今年上半年,INE20號膠期貨成交469.56萬手,同比增長43.63%;成交金額6497.76億元,同比增長45.88%;日均持倉7萬手,同比增長37.1%。今年7月份,INE20號膠期貨成交、持倉屢創新高:7月1日,INE20號膠期貨單日成交量達9.6萬手;7月7日,INE20號膠期貨持倉量達9.47萬手;7月13日,INE20號膠期貨單日成交量達12.0萬手,持倉量10.0萬手,均創上市以來新高。
其次,INE20號膠期貨庫存、交割規模保持穩定。截至2022年6月底,INE20號膠期貨累計交割29次,交割2.83萬手(約28萬噸),保稅標準倉單庫存72345噸,最高曾達105962噸。
最后,20號膠期現貨市場實現了有效銜接,能夠滿足產業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特別是經過行業各方的不懈努力,成功打通了國產20號膠參與保稅交割、交割后20號膠轉關區調撥及復運出境的通道,實現了保稅交割后貨物的全場景流通。
新加坡合盛農業集團上海子公司(簡稱合盛上海)副總經理王學峰告訴記者,在今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反復的情況下,海外天然橡膠的進口和國內輪胎產品的出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東南亞過來的船只無法正常靠岸等問題給國內輪胎企業造成一定困擾,進口標膠在短期內出現了短缺情況。
“在這樣的困境下,INE20號膠期貨市場作為進口標膠的交割中心,較好地發揮了相應的職能,起到了蓄水池的緩沖作用,在下游輪胎企業急需進口標膠而市場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不少輪胎企業選擇通過INE20號膠期貨進行期轉現操作,順利拿到了急需的標膠現貨資源,有效解決了標膠緊缺問題。”他說。
INE20號膠期價成為跨境貿易定價新“錨點”
在市場規模和流動性優勢顯著的背景下,INE20號膠期貨價格獲得了境內外產業企業的普遍認可和廣泛使用,成為跨境貿易定價的新“錨點”。一位業內人士表示,INE20號膠期貨的市場深度和厚度都在增加,原來境內外輪胎企業都是參照新加坡交易所的價格定價,“現在INE20號期貨的量上來了,相關企業愿意來上海參與交易,產生的價格也樂于為產業接受并使用”。
事實上,全球天然橡膠市場定價的參照標的也正在發生一些轉變。記者了解到,目前有近三成天然橡膠跨境貿易采用INE20號膠期貨作為定價基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采用INE20號膠期貨作為跨境貿易定價基準的實貨貿易量近140萬噸,是2021年的28倍,貨值逾150億元,占我國天然橡膠進口量的近三成。
特別是2022年以來,境內外排名前列的天然橡膠生產企業泰國聯益集團、新加坡合盛農業集團、海膠集團、泰國泰華樹膠等,以及境內外知名輪胎企業雙星集團、韓國錦湖輪胎等,都開始采用INE20號膠期貨作為跨境貿易定價基準;廣墾橡膠等進一步擴大INE20號膠期貨在其跨境貿易中的定價比重。同時,雙星集團也首次采用人民幣對跨境貿易進行結算。
“INE20號膠期貨已經逐漸成為產業鏈上下游的定價基準。”海南橡膠下屬貿易公司青島龍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1年四季度以來,青島龍膠與下游輪胎廠簽署貿易長協,首度采用INE20號膠期貨月均結算價進行貿易定價,推動INE20號膠期貨在現貨貿易定價中的應用。同時,青島龍膠通過積極參與INE20號膠期貨套期保值,大大提高了成本控制能力,并被賦予在鎖定成本的同時有更大的主動權和靈活性,對業務經營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為國際天然橡膠頭部生產企業,泰國聯益集團(簡稱聯益集團)也逐漸開始采用INE20號膠期貨作為定價基準簽訂供貨協議。2022年,聯益集團先后與國內大型橡膠貿易企業、國有輪胎生產企業和外資輪胎生產企業以INE20號膠期貨作為定價基準,簽訂長協和現貨供貨協議,開展相應貨物交付,貨值逾35億元。
王學峰告訴記者,INE20號膠期貨的定價機制,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經營效能。2021年合盛上海先后與國內大型橡膠貿易企業、國有輪胎生產企業和外資輪胎生產企業簽訂長協供貨協議,以INE20號膠期貨近月合約為定價基準,開展相應貨物交付。2022年一季度,合盛上海在克服疫情影響下,與相關企業完成4000余噸貨物交付。“目前我們合盛集團旗下的泰國德美行工廠、馬來西亞HKB工廠、國內海南中化和西雙版納中化等多家加工廠均已通過INE20號膠期貨定價準則與境內外多家輪胎企業簽訂長約購銷合同,目前履約順利,客戶滿意度較高。”他說。
此外,INE20號膠期貨作為跨境貿易基準同樣也受到了下游輪胎企業的青睞。雙星集團作為國企,聯合其控股子公司韓國錦湖輪胎,在2022年一季度首度采用INE20號膠期貨為定價基準采購境外天然橡膠1萬多噸。同時,基于INE20號膠期貨人民幣計價的方式,雙星集團首次采用人民幣對跨境貿易進行結算。通過此種業務模式,企業提高了對貿易風險的控制力,規避了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
20號膠“產區定價”向“銷區定價”轉變
天然橡膠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其定價體系與原油、銅、大豆等大宗商品相似,經歷了壟斷定價、現貨定價和期貨市場定價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世界首個天然橡膠期貨上市,天然橡膠市場逐步引入期貨定價。1993年,天然橡膠期貨在上海上市,我國天然橡膠產業進入期貨定價與現貨定價并行時代。2019年,天然橡膠期貨國際化品種——INE20號膠期貨上市,我國天然橡膠期貨融入到國際天然橡膠定價體系中。
王學峰告訴記者,在前期的生產經營中,企業與客戶大多采用新加坡交易所20號膠期貨定價,但這個定價并不完全適用于所有場景,在實際生產經營中還是需要新的定價機制。“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上游橡膠生產加工企業和下游輪胎企業最關注的還是定價基準的穩定性、公平性和通用性,買方和賣方尋求的是一個對買賣雙方彼此都比較公允、能代表市場價格趨勢且在整個行業內接受度高、適用性廣泛的一種定價機制。”他認為,以INE20號膠期貨價格作為下游需求點價,主要有兩個優勢:
一是新加坡交易所20號膠期貨代表的是產區價格,產區價格加升水(包括運輸成本、持倉費用等)就是銷售價。但INE20號膠期貨代表的是銷區價格,它是保稅區近港貨物,規避掉了物流運輸不暢問題,尤其是在海運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基于INE20號膠期貨的點價會更加貼近于下游需求市場。
二是INE20號膠期貨的人民幣點價機制,規避了匯率波動的風險,特別是現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美元強勢走升,如果銷售長約是以新加坡交易所20號膠期貨作為點價基礎,那么匯率不利于買方,INE20號膠期貨的點價機制能夠規避人民幣走弱風險。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隨著近兩年來境內外知名橡膠加工企業(如聯益、詩董、合盛、海膠、廣墾、泰華等)和境內外知名輪胎企業(如風神、雙星、賽輪、錦湖、雙錢等)的高度參與,INE20號膠期貨逐漸成為主流的計價基準之一。特別是對輪胎廠來說,INE20號膠期貨代表的是保稅區近港貨物的價格,能夠有效規避因為疫情影響而導致的物流運輸成本波動問題。另外,更重要的是,INE20號膠期貨以人民幣計價,對更多依賴進口膠的大部分輪胎企業而言,采用INE20號膠期貨定價能夠較好地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在貿易習慣上也相應減少了輪胎企業遠期鎖匯的操作,對輪胎企業成本管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隨著‘上海膠’的蓬勃發展,天然橡膠國際定價邁入‘中國上海’時代。”王學峰表示,從長遠來看,隨著INE20號膠期貨價格定價基準的逐步推廣,可以預測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上游橡膠生產加工企業和下游輪胎生產企業加入到INE20號膠期貨定價的行列中來,不僅僅是長約協議定價,在未來的SPOT(現貨交易)訂單交易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交易者將會依托和參考INE20號膠期貨價格。
王學峰最后表示,中國作為天然橡膠最大消費國,其天然橡膠消費占全球產量的近50%,將逐步成為國際天然橡膠定價中心。作為更貼近國際市場、更貼合生產實際的主流交易品種,INE20號膠期貨價格未來有望獲得上下游以及整個產業鏈的重視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