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稱為大宗商品之王,原油的作用毋庸置疑,除了在交通運輸領域內有深層次影響之外,化工領域也不例外,無論是無機還是有機,無論是輕化工還是重化工。
本輪原油沖高回落,基本上整個能源化工期貨也都紛紛翻綠,橡膠自然也不例外,這里面樹立一個邏輯關系:上期所的橡膠屬于天然橡膠,而原油直接影響的是合成橡膠,兩者有著價格競爭也有著合作。
在最重要的應用領域——輪胎,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輪胎工業使用的橡膠中有60%是合成橡膠或人造橡膠。烴基石油化合物(原油提煉產物)作為其生產的前體。
而目前世界上的天然橡膠基本上70%都應用在了輪胎行業,因此輪胎的產量和需求幾乎決定著天然橡膠的價格變動,于合成橡膠也不例外。
但如果天然橡膠因特殊原因產能發生變化,那么合成橡膠在一定程度可以取代,從而形成競爭關系,因此上期所的橡膠價格大趨勢,是比較復雜的,既與天然橡膠的供應和需求有關,也與原油有著較深的淵源。
因此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今年橡膠價格變動:
其一,供應端。我國的天然橡膠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自身年產量也只有80萬噸,去年一年進口了537萬噸,其中主要進口來源地是泰國和越南,兩者占中國進口量的近就成,尤其是泰國占比超過六成。
2021年,泰國天然橡膠產量482萬噸,出口了413萬噸,根據泰國橡膠機構預計今年產量預計提高至490萬噸,出口422萬噸,供應相對充足。
競爭端需注意隨著油價回落,源自石油的合成橡膠將更便宜,橡膠用戶可以在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之間進行選擇,從而推低天然橡膠價格。
其二,需求端,中國汽車工業自加入WTO以來發展迅速。從2009年到2020年,中國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和經銷商。同時,中國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
中國輪胎的成本優勢有利于短期內保持較高的出口量,因此目前在直接占據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內銷方面,我國汽車保有量不足200輛/千人,低于發達朝臣600-1000輛/千人的水平。預計2021-2025年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將保持在5%以上,輪胎產銷量將呈現5%左右的年增長率。
出口方面,新冠疫情復蘇,2021年中國輪胎出口恢復增長態勢,預計從2022年到2025年,中國輪胎出口的復合年增長率至少保持在2%以上。
庫存方面,上期所天然橡膠庫存只去年年底以后略微有所增加,目前呈現逐漸擺脫低庫存趨勢,主要得益于橡膠進去了季節性庫存累積期,不過相比于2018、2019年來說仍處在歷史低位。
因此,短期來看橡膠價格在天然橡膠庫存累積和油價下跌雙重力量下,不會有較為明顯的抬升。長期分析來說,疫情緩解、需求提振下,橡膠價格有望重獲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