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主力周五大跌,因油脂價格高位,美國計劃取消生物柴油混合以及馬來西亞放開入境管制。不過目前俄烏關系緊張,地緣風險使得原油強勢,且勞工問題解決還有待觀察,產量恢復還需時間,且全球最大的食用油進口國印度下調進口關稅提振馬棕櫚油出口需求,馬來棕櫚油累庫偏慢,整體外圍油脂市場仍偏緊。國內現貨華南報價05+1450元/噸。雖然高價抑制需求,但棕櫚油進口利潤倒掛,到港偏少,最新一周庫存下降至33.74萬噸低位,國內油脂總庫存也處于近五年最低水平。
總之,國內外油脂供需仍偏緊,但大商所提高棕櫚油保證金,3月1日又發布通知,自3月3日交易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棕櫚油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5000手。且近期國家安排部分中央儲備食用油輪出以及政策性大豆拍賣,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場供應,2月28日,油脂公司12.6891萬噸大豆原油拍賣全部成交,與此同時,中儲糧在9個城市共拋儲大豆4.3萬噸。政策調控加大,以及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油脂高位波動風險加劇。操作上震蕩偏強波動,不建議摸頂。
02/ 液化氣
LPG上周五高位回落,但仍處于上漲趨勢之中。現貨方面,上周華東、華南地區價格大幅上調,漲幅達900元/噸。沙特阿美3月CP價格出臺,丙烷、丁烷較上月上漲120、145美元/噸。國內現貨大幅上漲導致內外盤價差縮小,但進口仍虧損。隨著現貨價格上漲,下游觀望情緒增加,但仍有剛需支撐。目前LPG主要驅動來自于成本端。受西方國家制裁影響。俄羅斯石油出口受到干擾,潛在供應影響或達600萬桶/日。目前主要供應增量有OPEC+月度增產40萬桶/日,IEA拋儲6000萬桶,以及伊朗潛在的供應恢復。據最新信息,俄羅斯談判代表稱本周中期可能會圍繞伊核協議達成共識。雖然如此,短期內仍無法解決油市供應緊張的問題。目前市場處于現貨極度緊張帶來的快速上漲,價格波動率加大,相應的對LPG價格走勢形成巨大擾動。整體上我們認為油價的高點難以把握,且走勢受俄烏局勢影響不確定性較大。LPG交易上建議暫時觀望,等待風險事件結束。
03/ 銅
周五夜盤銅價拉漲,最高磨得74560元/噸,主要受原油價格上漲7%提振。
上周五國內市場電解銅現貨庫存21.89萬噸,較2月24日增0.71萬噸,較2月28日減少0.43萬噸。市場壘庫趨勢受阻,隨著銅下游消費逐步回暖,庫存出現小幅下降趨勢。上周市場整體消費表現一般,北方市場出現疫情,汽運運輸及鐵運運輸均出現延期現象,同時市場下游企業因大型活動而出限產或減產計劃,因此北方市場消費并未有明顯好轉跡象。南方市場及華東市場消費有回暖趨勢,市場冶煉企業成品庫存下降,社庫表現下降。
總的來看,隨著國內現貨庫存出現回落,春節后的累庫趨勢或將逐漸結束,結合海外市場供應偏緊的局面,后續依然維持長期去庫趨勢的概率較大,疊加進入三月消費旺季預期臨近,現貨需求或將得到提振,供需將進入新的平衡格局。技術上銅價壓力在75000一線,且日線級別RSI指標有見頂跡象,上周五夜盤沖高回落,短期可關注回落是否能持續。
04/ 橡膠
下跌1.93%,橡膠近期較為弱勢,價格不斷下降,中期下跌趨勢逐步形成。供應方面,本來國內處于停割期,東南亞也已經開始停割,供應大幅減弱,對橡膠價格是利多,但由于國內需求大幅不及預期,不僅消磨了停割期的利多因素,還使得價格進一步下探,供需均衡被打破。
下游方面,輪胎開工負荷不及預期,整個2月份國內胎企的半鋼胎平均開工負荷只有31.82%,較1月份下滑了22.05個百分點;山東地區的輪胎企業全鋼胎平均開工負荷只有24.34%,較1月份走低21.32個百分點。一方面冬奧會影響了山東地區胎企的開工,另一方面疫情再起影響了胎企的出口。鑒于之前供需雙弱的平衡被打破,社會庫存也開始回升,2月份的橡膠周度庫存不斷回升,向上拐點已然出現。青島2月底天然橡膠總庫存43.85萬噸,較1月份上漲了13.58萬噸。和2021年每月都在下降的情況相比,目前不斷回升的走勢使得市場對膠價的信心減弱。而和輪胎消費密不可分的汽車產銷數據也在下滑,2022年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2.2萬輛和253.1萬輛,環比下降16.7%和9.2%。雖然2月份的數據還沒有公布,但從各大車企發布的部分暢銷車型的銷售數據來看,依然不容樂觀。這也對橡膠后市的價格形成掣肘。另外,去年長期升水于天然橡膠的合成橡膠近期開始貼水天膠,這使得合成橡膠更具有比較優勢,對天膠的替代能力增強,同樣不利于橡膠價格。
總的來看,在一年里供給利多橡膠的停割期膠價表現糟糕,那么隨著停割期的結束供給將會開始釋放,而下游需求暫未有新的增長預期,橡膠價格恐在中短期形成下跌走勢,建議上游企業提前介入新膠的空頭套保,投資方面主力合約背靠14000-14100做空。
05/ 焦炭
現貨方面,部分地區環保管控影響焦企開工,其中山西、山東部分焦企仍有大幅度限產。且近期原料端煤價偏強運行,煉焦煤現貨價格漲幅過快,焦企利潤受到侵蝕大幅縮減,多數處于虧損邊緣,焦企繼續保持低庫存。環保政策影響疊加原料成本上升,焦炭供應較為緊張。隨著下游鋼廠逐漸復產,供需繼續維持緊平衡狀態。下游對焦炭需求增加,焦企出貨好轉,伴隨著第二輪焦炭價格的全面落地,焦化利潤有所恢復。焦炭供應積極性增強,但供應回升仍需一段時間。短期來看,焦炭市場供應難有回升,短期內雙焦價格有較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