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塑料及其制品已逐漸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工農生產到衣食住行,無不發揮著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322萬家經營范圍含“塑料”,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塑料相關企業。
從地域分布上看,我國塑料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江蘇和山東,四地塑料相關企業之和占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50%。
在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中國塑料行業也在努力踐行生態環保理念,并通過實際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數據統計,全國每年使用的回收利用廢塑料3000萬噸左右,占塑料消費量的30%以上。其中,EPS塑料的回收率在90%左右,而塑料瓶的回收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為世界塑料垃圾處理和環保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資料顯示,塑料回收處理是指回收企業通過垃圾分類、工業廢料直接收取等方式獲得廢棄塑料,并采用多種回收工藝將廢棄塑料回收處理,加工成塑料、塑膠等制品的再利用過程。可回收塑料種類較多,包括PET、HDPE、PVC、LDPE、PP、PS等,主要來源于廢舊家電殼、兒童玩具、塑料管道、塑料膜及部分廢舊醫用塑料等。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2萬家經營范圍含“回收、再生、PET、HDPE、PVC、LDPE、PP、PS”,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地域分布上,江蘇、山東和廣東為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均超過1萬家,其中江蘇以1.5萬家相關企業數量居于全國首位。行業分布上,批發和零售業和制造業分別占比約48%和38%。
自2008年“限塑令”開始實施起的十二年期間,我國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注冊總量(全部企業狀態)由原來的4萬家增長至17萬家,翻了4倍。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相關企業年注冊增速高達17%,之后三年增速均保持在18%以上。另外,截至8月27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新增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12%。
每日商報報道中提到,近期,貴州、江蘇等地陸續出臺地方版“限塑令”政策,不少地方從“限塑”變成“禁塑”,從明年1月1日起,部分城市將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角度,未來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存在一定潛力。包括可降解吸管、可降解餐盒、可降解包裝袋等,不過,這些產品目前共同面臨著原材料供應比較緊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