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立木信息咨詢發布的《中國再生塑料產業調研與投資前景報告(2022版)》顯示:再生塑料是指通過預處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對廢舊塑料進行加工處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對塑料的再次利用。
2019年10月,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合作發布了全球預防廢塑料污染的首份周年進展報告《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New Plastics Economy Global Commitment),目前已有超過400家企業和政府組織簽署了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這400多家機構覆蓋了全球塑料包裝行業20%的產值,到2025年,參與者對包裝中的再生成分的總需求將超過500萬噸。
2019年中國廢塑料回收量達1,890萬噸,較2018年增加了60萬噸,同比增長3.3%。2019年廢塑料進口量幾乎為零。2020年國內廢塑料回收量約1,737萬噸,較2019年增加了153萬噸,同比增長-8.1%。2021年國內廢塑料回收量約1,952.3萬噸,同比增長12.4%。
“禁廢令”后,再生塑料行業逐步依賴國內貨源,再生塑料處于轉型調整時期,供需經歷了2017、2018年負增長。2019年起行業逐步復蘇,當年供需增速約在3.5%左右,2020年供需增速轉負則是特殊因素影響,2021年再度在復蘇的道路上小步前進,2021年供需實現8.5%的增速。
具體來看,2017年中國再生塑料產量1,693.0萬噸,同比增長-9.8%;2018年中國再生塑料產量1,371.3萬噸,同比增長-19.0%;2019年中國再生塑料產量1,419.3萬噸,同比增長3.5%;2020年中國再生塑料產量1,292.5萬噸,同比增長-11.0%;2021年中國再生塑料產量1,402.3萬噸,同比增長8.5%。
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指出“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產品,培育有利于規范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污染的新業態新模式”。該意見強調培育可再生塑料循環利用經濟模式。這將為我國再生塑料產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國內再生塑料制品正在由低質量、高能耗向高質量、低能耗、多品種、高技術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家正在通過技術革新、產品及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企業在市場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