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塑熱潮席卷全球多國,可降解塑料替代需求爆發★★★★★
2、肯德基將在4000家餐廳推出人造肉產品,中國有望占到全球市場一半★★★★★
3、幽門螺旋桿菌被列為明確致癌物,相關公司受關注★★★★
4、“十四五”西藏投資增逾五成,基建民生為主要抓手★★★★
5、2022年或增長超20%,旅游萬億市場加速恢復★★★★
6、續接鋰動力電池重要方向,一、二季度將是訂單集中階段★★★
7、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印發,實現智能化融合★★★
8、美股收盤:美聯儲會議紀要“眾鷹起舞”,三大股指集體跳水
A 股
1、限塑熱潮席卷全球多國,可降解塑料替代需求爆發★★★★★
近期全球掀起限塑熱潮,包括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在內的多國于2022年1月正式實施“限塑令”。法國自2022年1月1日起禁止在出售部分蔬菜水果時使用塑料包裝;意大利塑料包裝稅在2022年1月生效,該稅收針對一次性塑料,例如聚乙烯制造的瓶子、袋子、食品容器,以及發泡聚苯乙烯包裝;美國紐約州從2022年1月起將不得銷售發泡聚苯乙烯容器。印度、澳大利亞等國也將于年內逐步實施限塑令。國內方面,海南省日前召開電商平臺禁塑新聞發布會,將進一步推進全島禁限塑。
分析指出,隨著各國塑料污染治理及監管政策愈趨嚴格,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高,生物質、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品的需求將越來越大,替代商機日益凸顯。根據GrandViewResearch數據預計,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市場規模2018至2025年將以12.8%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于2025年達到67.1億美元。隨著可降解塑料替代需求的爆發,相關領域布局公司望迎來機遇。
利好概念股:家聯科技(301193)是全球塑料餐飲具制造行業的領先企業,也是全國生物基全降解日用塑料制品單項冠軍產品的生產企業。澥浦廠區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及高端塑料制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新增1.6萬噸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產能。瑞豐高材(300243)在建年產6萬噸PBAT一期項目正在調試,年產6萬噸PBAT二期項目正在辦理相關手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除PBAT品種外,公司在研一步法合成PLA產品,目前已在百噸中試生產線上試驗成功;兩步法合成PLA目前已經完成小試。另外,公司也在積極布局可降解材料改性相關業務,未來通過生產可降解材料改性料、專用料,提高產品附加值。
2、肯德基將在4000家餐廳推出人造肉產品,中國有望占到全球市場一半★★★★
肯德基宣布,將在全美近4000家餐廳推出“超越炸雞”——一款與Beyond Meat合作的人造雞肉產品。該公司表示,從1月10日開始,這一產品將在全美范圍的肯德基門店“限時供應”。這將是人造雞肉產品迄今為止在美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推廣。
人造肉可以有效減輕畜牧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節省大量的土地、糧食作物、水資源等自然資源,假設全世界10%的動物肉由人造肉取代,將節約1.7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6億立方米用水。其次人造肉具有零膽固醇、低脂肪和少量膳食纖維等優勢,可以避免過度的肉類攝入所引發的各類疾病,符合健康消費的飲食觀點。預計到2023年,中國人造肉市場規模將達到130億美元。中國植物肉市場有望占到全球市場的一半。
利好概念股:美盈森(002303)子公司文麻生物與蘇寧極物聯合在蘇寧易購上推出《蘇寧極物庖丁造肉 植物蛋白肉》,已在京東、淘寶、抖音等多家電商渠道銷售。東寶生物(300239)“圓素”牌動植物雙蛋白人造肉目前包裝設計已經完成,產品將根據公司整體安排陸續推出。
3、幽門螺旋桿菌被列為明確致癌物,相關公司受關注★★★★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發布了第15版致癌物報告,其中新增了8種致癌物。包括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被列為明確致癌物、三氧化二銻被列為合理懷疑的致癌物,以及6種自來水消毒后的鹵代乙酸副產物被認為具有致畸、致癌副作用。特別是幽門螺旋桿菌,在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
根據《HP感染率與不同環境因素相關性的調查研究》報道,幽門螺旋桿菌(Hp)是人類最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在全球自然細菌感染中超過50%,而在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人們通常是在幼年時就受到感染,5歲以下達到50%。根據2001-2014全國幽門螺旋桿菌調查顯示,我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在40%-90%之間,平均為59%。這種細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隨著近年來對胃癌早期篩查的推廣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對幽門螺桿菌有了充分的認識,幽門螺桿菌檢測、預防和治療必將受到重視。質子泵抑制劑(PPI)以奧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為主,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較先進的一類藥物,通過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快速治愈潰瘍。
利好概念股:羅欣藥業(002793)公司的奧美拉唑主要產品為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泮托拉唑鈉腸溶片是公司胃腸疾病藥品的重要產品之一。靈康藥業(603669)消化類化類有奧美拉唑、泮托拉唑鈉、蘭索拉唑,在拉唑領域系列齊全。
4、“十四五”西藏投資增逾五成,基建民生為主要抓手★★★★
日前召開的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十四五”期間,西藏規劃投資6015億元,較“十三五”增長58%。將重點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進一步助力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根據規劃,西藏將著力構建“一核一圈兩帶三區”發展新格局。以川藏鐵路建設為契機,發揮青藏鐵路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產業布局,穩步提高沿線城鎮化水平,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到“十四五”末,西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或者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利好概念股:西藏天路(600326)公司是西藏唯一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高爭民爆(002827)主營民用爆炸物品生產銷售,已向川藏鐵路西藏境內施工單位供貨。
5、2022年或增長超20%,旅游萬億市場加速恢復★★★★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疫情影響和市場因素,預計2022年國內旅游人數39.8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27%,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
2020年以來國內旅游行業受疫情沖擊較大,2021年國內游人數同比改善,相比2019年已恢復過半。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26.89億,同比增長39.1%,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58.5%。2022年國內防疫政策有望進一步優化,更加精準地對零星疫情加以追蹤控制,非中高風險地區不隨意停工、停產和關閉公共消費場所,將國內點狀多發式的疫情影響范圍降至最小,副作用降至最低。
相關上市公司中,凱撒旅業(000796)擁有超過20000種服務于不同人群的自主開發旅游產品。宋城演藝(300144)是中國最大的演藝集團,公司先發進入了全國一線旅游休閑目的地和重點商業城市。
6、續接鋰動力電池重要方向,一、二季度將是訂單集中階段★★★
國家能源局近日表示,2022年將加快推進能源科技創新,重點推動氫能領域技術攻關。有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將被安裝到貨運卡車、環衛車等商用車輛上,2021年公司全年訂單超過1500套,預計2022年上半年前陸續交付。氫燃料電池在2022年一、二季度是相對訂單集中出現的時間段。
氫燃料電池車蓄勢待發,國內外廠商加快布局。日本豐田、韓國現代都已經在北京、廣東等地建設制造基地。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在中長期將會是續接鋰動力電池的重要投資方向。《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19)》中預測,我國燃料電池系統的規模將從2019年的1萬套,增長到2050年的550萬套。
相關上市公司中,海馬汽車(000572)、中創環保(300056)等。
7、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印發,實現智能化融合★★★
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糧棉油糖主產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丘陵山區縣(市、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以上。
農機具配置結構趨于合理,農機作業條件顯著改善,實現機械化與信息化、智能化進一步融合。
利好概念股:一拖股份(601038)、星光農機(603789)等。
8、美股收盤:美聯儲會議紀要“眾鷹起舞”,三大股指集體跳水
美股方面,盤中公布的美聯儲FOMC會議紀要展現了委員們更快收緊貨幣政策的一致預期,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可能有必要提前或更快加息,縮表速度可快于上一周期。美股市場集體跳水,對于貨幣政策轉向更為敏感的納指跌超3%。截至收盤,道指跌1.07%,標普500指數跌1.94%,納指跌3.34%。
公司公告
【新股IPO方面】今日A股市場1新股申購:(1)益客食品,申購代碼301116,申購上限股7500;
【公司利好消息】
海格通信:子公司中標3.57億元中國廣電項目,約占公司最近一個經審計會計年度總收入的6.97%。
全志科技: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125%-164%。,
雙環傳動:2021年凈利潤預增516.82%-555.85%。
遠興能源: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7022%-7316%。
納微科技: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131%-155%。
云海金屬: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105%-138%。
東方盛虹: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435%-552%。
市場資金動向
【滬股通前十大成交股】:貴州茅臺、招商銀行、隆基股份、藥明康德、中國平安、韋爾股份、伊利股份、興業銀行、兆易創新、國電南瑞。
【深股通前十大成交股】:寧德時代、比亞迪、東方財富、立訊精密、五糧液、牧原股份、歌爾股份、格力電器、億緯鋰能、陽光電源。
1月6日資金流向
注:以上信息、數據來源市場公開消息,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本文由投資顧問:李紅紅(執業編號:A0740618050004)進行編輯整理,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均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