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進入后疫情時代,天膠市場重心較2020年明顯抬升,價格甚至在春節后達到了年內高點。主要是由宏觀環境持續回暖、下游需求量的持續好轉共振引發價格的上漲。一季度末前期的利好消息被逐漸消化,隨著全球步入割膠季國內外主產區開割周期逐漸打開,膠價回落。截止二季度末三季度初,東南亞受疫情反復擾動,部分國家采取為期14天的“封城”措施,對天膠的割膠進程以及出口有較大的影響,伴隨著國內下游輪胎市場開工率大幅回暖,合成橡膠價格持續拉漲,天膠價格開啟了下半年的上漲局勢。中間雖受個別因素的影響回調,但是上漲趨勢仍然持續。
第二部分 2022年天膠供需格局分析
1、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仍然較大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給全球經濟帶來“沉重打擊”。世界經濟遭遇了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打擊,全球經濟體增長率下滑,部分國家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截止2021年年末,受新型新冠病毒奧密克戎影響,市場信心再次受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可能再度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2021年全球通脹問題嚴峻,歐洲多個國家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德國今年經濟增長2.5%,低于預期0.8個百分點。法國,英國等歐洲傳統經濟強國,今年經濟增長同樣不樂觀。美國全國商業協會6日發布經濟調查數據顯示,受需求強勁、薪資上漲、供應鏈瓶頸等諸多因素影響,美國高通脹將至少持續到2023年。
即便明年通脹放緩,歐盟及歐元區仍然面臨較大通脹壓力。歐央行或追隨美國步調,于明年縮小購債規模,對全球的宏觀經濟的恢復不確定性仍存,市場波動風險仍然較大。
2、2022年產量進一步回升,但是幅度有待考察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ANRPC天膠開割面積達到9238.6千公頃,較2019年同期減少2.25個百分點,處于十年內的第一次負增長。雖然自2014年起ANRPC天膠重新植面積以及天膠新種植面積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導致7年后的新增的割膠面積也較2020年有所下滑,不過隨著2021年疫苗的有效推進以及經濟的恢復,主產國天膠產量2021年較2020年有所回暖,但是幅度有限。
截止2021年12月初從已公布的ANRPC數據來看,全球橡膠生產協會前11個月的產量供給達到991.1萬噸,較去年同期的945.6萬噸上漲4.81個百分點;較前年同期1033.9萬噸下滑4.14個百分點,雖然沒有恢復至疫情之前,但是因疫苗的有效推進,也較2020年同期有明顯的改觀,其中11月份ANRPC的產量甚至創了疫情以來的新高。而12月東南亞處于產能高峰期,主產國在12月中上旬遭受暴雨天氣,或對短期的割膠進程略有影響。12月初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發布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增加1.8%,至1383.6萬噸。
2022年后疫情下,全球已逐漸恢復正常的生產,而應對疫情的措施也已全面。所以在2021年穩增長的背景下,預計在2022年產量有進一步的回升,但是由于天氣以及其它不確定的因素仍存在,產量的增幅有待于進一步的考察。不過大概率在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期產量將因季節性的原因出現下滑,三季度后隨著全球割膠旺季的來看,產量或將大幅增長,整體較2021年或有小幅提升。
圖表2:ANRPC月產量圖(千噸、%)
圖表3:主產國天膠開割面積圖(千公頃)
數據來源:Qin Rex
圖表4:主產國天膠開割面積產量(千克/公頃)
圖表5:ANRPC天膠總種植面積圖(千公頃、%)
圖表6:ANRPC天膠重新植面積圖(千公頃)
圖表7:ANRPC天膠新種植面積圖(千公頃)
3、2021全球需求好于預期,2022年仍將延續
截止11月末,ANRPC最新發布的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天膠消費量料同比增加8.3%至1402.8萬噸。其中,中國增5.4%、印度增14.4%、泰國降4.6%、馬來西亞降2.4%,主要是受奧密克戎的影響。從已公布的ANRPC數據顯示全球橡膠生產協會前11個月的消費量給達到859.72萬噸,較去年同期792.01萬噸上漲67.71萬噸,漲幅達到8.55個百分點;較前年同期820.48萬噸上漲39.24萬噸,漲幅達到4.78%。主要是中國前11個月的消費量增速較去年同期累計上漲9.09個百分點、印度前11個月的消費量增速較去年同期累計上漲14.22個百分點,導致消費量大幅提升。但是截止年末,奧密克戎席卷全球,從11月份的消費量數據來看,11月印度消費量較上月環比下滑2.44個百分點。但是考慮到歐洲此次受奧密克戎疫情較為嚴重,所以全球的消費需求在2021年年末至2022年一季度存在被拖累的概率相對偏大,之后將根據疫苗的推進將逐步恢復,但是恢復的速度還需要看各國防疫的情況。
圖表8:ANRPC月消費量圖(千噸、%)
根據ANRPC對2021年的整體情況進行預估,全年的產量預期在1383.6萬噸,全年的消費量在1402.8萬噸,則全年光從產銷上來看結余在9.2萬噸,前期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已逐步在向供應偏緊的狀態進行過渡。而且隨著疫情的控制,下游逐漸的恢復,市場對于后期仍相對偏樂觀。
圖表9:全球天膠供需平衡表(千噸)
4、2021年全球輪胎回暖分化,2022年中國輪胎市場值得期待
2021年國內輪胎產量和出口量都較2020年上漲,但是下半年增速較上半年略有收窄,但是整體好于2020年。
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以及疫情的有效控制,截止10月末國內輪胎外胎產量達到74025.8萬條,漲幅較2020年同期累積的67062萬條上漲10.38個百分點,較上半年26%的漲幅收窄了10.22個百分點。首先,今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其次,2020年下半年輪胎的需求量好于預期,所以下半年輪胎外胎產量的基數較2019年也有明顯的抬升。但是今年下半年芯片短缺持續發酵,海運費持續上漲以及海外疫情反復的背景下,訂單量大幅下滑,導致2021年下半年國內輪胎外胎產量的下滑,出口量也進一步收縮。
今年前10個月,中國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量為595萬噸,同比上漲16.67個百分點,較前9個月收窄1.81個百分點。從輪胎出口條數來看,前10個月新充氣橡膠輪胎累計出口48692萬條,較去年同期上漲為26.85個百分點,較前9個月收窄了2.8個百分點,主要是四季度國外受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的影響,已超20個國家采取了入境限制措施,對我國輪胎的出口形成一定的利空影響。
展望2022年,2021年年末至2022年上半年芯片短缺的問題難以緩解,下半年芯片市場的恢復預期偏強,或對天膠的需求逐漸好轉。2022年國內的政策是以穩為總基調,從外圍市場來看,以美國為首決定縮減購債規模,美聯儲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將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加息3次,加息幅度與節奏較此前明顯加快,大概率以美國為首會出現加息。若中美貨幣政策持續分化,人民幣貶值,輪胎行業的出口或將仍有期待。
圖表10:2019-2021年中國輪胎外胎產量(萬條)
數據來源:輪胎世界網
圖表11:新的充氣橡膠輪胎出口量(萬條)
數據來源:輪胎世界網
從國外市場來看,今年美國輪胎市場有明顯的復蘇跡象。2021年前10個月美國進口輪胎共計22749萬條,同比增19%。美國輪胎制造商協會近期對2021年美國輪胎出貨量進行了修正,預計2021年總出貨量為3.36億條,而2020年為3.032億條,2019年為3.327億條。這也表明美國輪胎市場將繼續反彈。
從歐洲市場來看,歐洲輪胎市場第三季度表現平淡,沒有延續第二季度的良好態勢,個別細分市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第三季度乘用車替換胎出貨量6055萬條,略高于去年的6046萬條,較2019年的6158萬條下降2%。其中,全季輪胎出貨量同比增長20%至699萬條,夏季輪胎同比下降11%至1663萬條,而冬季輪胎保持穩定,為2346萬條。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遠沒有結束,對歐洲輪胎行業打擊還在延續,雖已走出嚴冬臘月,目前仍在底部掙扎,歐洲輪胎行業復蘇態勢仍不穩固。
不過若明年奧密克戎疫苗的落地,以及隨著數字平臺的崛起,上門更換輪胎服務積極的推動,疊加出口市場的緩慢恢復,預期全球輪胎市場或將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5、2022年國內汽車需求有望繼續小幅回升外圍市場的恢復還要看疫情的控制
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業可能因為芯片危機損失620萬輛汽車產量。不過,若2022年芯片短缺的問題得以解決,明年將迎來銷量和產量修復性上漲。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17.2萬輛和2348.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和4.5%,增幅比10月均繼續回落19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增長0.5%和1.5%,產量增幅比1-10月回落0.1個百分點,銷量增幅比1-10月擴大0.1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到12.7%,高于前10個月。在“雙碳”目標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繼續大力支持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后續新能源汽車或將會有較為亮眼的表現。
圖表12:2019-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圖(萬輛)
圖表13:2019-2021年中國汽車月度產銷增長率(%)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前9個月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不到2%。累計實現利潤3799.7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1-8月回落4.3個百分點。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在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上漲雙重壓力下,汽車制造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增速及盈利水平均明顯回落。
基于宏觀經濟發展走向、國際疫情形勢以及芯片短缺等因素的綜合判斷,中汽協認為,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銷量為450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汽車市場大概率在2022年將走出前低后高的局面。
圖表14:2018-2020年各月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累計增長率(%)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反觀國外市場,由于疫情導致部分國家的經濟恢復以及車市恢復存在相應的差距。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 2021年前11個月, 盡管2020年的比較基數創下歷史新低,但芯片短缺對汽車產量的影響將歐盟年初至今的銷售業績拖入負數 (-0.04%)。同樣,歐盟四個主要市場中的三個市場需求保持積極:意大利(+8.6%)、西班牙(+3.8%)和法國(+2.5%)。相比之下,德國年初至今的表現與一年前相比有所回落(-8.1%)。而2021年11月歐盟新車銷量同比降20.5%至713,346輛,是今年連續第五個月下降,也是自1993年以來11月份的銷量最差記錄。
進入后疫情時代,工業已處于恢復階段,因各國出臺的救市政策不同,導致全球車市的恢復的速度也參差不齊,雖然汽車的寒冬已艱難渡過,但是增速還有待于考察。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全球汽車市場需求將保持低速增長的態勢。但也應注意到,當前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仍然較多,后市需要市場關注其他風險。
6、2022年淺色膠和深色膠兩者價差先高后低概率偏大
2021年全乳膠和20號膠價差走勢符合預期,不過在2021年年末遭遇新型新冠病毒奧密克戎影響,導致年末兩者價差又出現了小幅的抬升。而當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已在全球多個國家發現,對醫用手套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導致濃乳膠的需求比例被全乳膠擠壓。疊加海運費的持續高漲,截止年末兩者的價差較三季度有明顯的提升。若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初,疫情反復,則對全乳膠的需求量仍在高位,但是由于產量的偏低,則全乳膠和濃乳膠之前的價差還將維持在2000之上的高位。而隨著奧密克戎疫苗的有效推進,以及經濟穩步恢復,則兩者的價差回落的概率較大,否則將持續在2000左右震蕩。
圖表15:2018-2020年全乳膠和青島保稅區泰國20號膠價差圖(元/噸)
第三部分 2022年展望與投資建議
展望2022年,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全球經濟的持續回暖,芯片問題的解決,汽車產業鏈在明年需求將持續釋放,價格在艱難中上行。不過在前半年,芯片短缺、海運費的高企,以及及集裝箱的短缺仍將制約天膠市場價格的回暖,疊加國外經濟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或將加大膠價波動預期。而下半年隨著芯片短缺的緩解,市場預期較上半年有大的修復預期,而出口市場也將出現明顯的好轉。整體來看,整體來看,2022年天膠荊棘中緩慢上行,市場仍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