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為緩解“白色污染”,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天門按照“禁限一批、替代一批、規范一批”工作要求,全面治理塑料污染。
其中,“禁限一批”主要是針對生產使用量大、泄露風險高、再利用價值低、難以回收或清理的塑料品種;“替代一批”主要考慮利用社會上日漸豐富的替代產品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需求;“規范一批”主要是規范塑料制品的使用及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今年,天門嚴控塑料制品生產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未批復厚度小于0.025毫米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0.01毫米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塑料棉簽等限制淘汰類塑料制品項目的生產;公共機構中,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將“減少使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作為全市節約型機關創建的重要指標內容。
同時,天門支持相關企業實施綠色低碳改造工程,對購置先進設備發展生物降解材料項目,按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8%,給予最多100萬元的補助,并引進、培育可降解可替代產品研發制造企業,發展生物降解材料產業,推廣使用替代產品,在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菜籃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在快遞行業領域,推廣使用環保膠帶、郵政免膠帶包裝箱。
在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方面,目前,天門創建了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社區1個,建設生活垃圾分類亭285個,增設分類收集點位276處,配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4086個。此外,為提高回收利用水平,全市已培育再生塑料破碎清洗造粒企業5家。并正在建設垃圾焚燒廠,主體工程已完成70%,預計2022年能投入運營,建成后,可日處理塑料等垃圾1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