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汽車口碑不斷攀升,涌現了一大批優質企業,尤其是在新能源車領域,中國制造已經打出了一塊響亮的招牌。
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不斷向上發展,作為汽車重要配件之一的輪胎,中國企業其實也早已邁入全球前十行列。
根據世界輪胎行業公布的2021年最新企業排名數據,全球輪胎產業前20位的企業只有3家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有2家都是中國企業!
這兩家企業分別是中策橡膠與玲瓏輪胎,其中中策橡膠憑借去年高達300多億的銷售額,已經躍升到了全球第9,這也是排名前10的企業中,唯一一家實現銷售額正增長的中國本土企業!
同時,這也是中策橡膠連續第8年位列全球前10強,而在國內,中策橡膠也已經蟬聯了12年的銷售冠軍寶座。
這一數據可能讓很多人都無法相信,畢竟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國產輪胎有什么優勢嗎,國產的輪胎能買嗎?
其實這個疑問早在2007年就已經給出了答案,那一年,面對已經逐漸崛起的中策橡膠,美國協會出于保護主義,居然在一場美國發生的事故中,把責任推卸給了事故車的輪胎制造商中策橡膠,這個調查結果一出來,中策橡膠的國際聲譽瞬間降到了谷底。
只不過就在企業危急存亡之秋時,中策橡膠董事長沈金榮遠赴美國,啟動重新調查后不僅證明中策輪胎沒有問題,甚至還高出了國際標準。
而也因為這一場事件,讓中策橡膠“因禍得福”,借助事件帶來的聲譽迅速打開了國際市場。
由此,從2000年初到現在,中策橡膠銷售額常年保持百分之20的高增長率,目前中策旗下共有朝陽輪胎、好運輪胎、威獅輪胎、全諾輪胎、雅度輪胎5大品牌,這5大品牌涵蓋了輪胎應用的諸多領域,同時中策橡膠也開始被國內很多車企所采用,例如最新推出的奇瑞TIGGO7、長安歐尚X7、長安科尚EV等多款車型均使用了中策橡膠的輪胎。
要知道,在2004年左右,國內曾涌現大量外資輪胎企業,他們依靠行業技術上的領先,依靠國內代工廠生產的產品就占領了國內輪胎八成銷售額!
2020年中策旗下的輪胎銷量已經達到了6970萬條,相比全球龍頭的米其林的1.7億條,已經接近其一半的銷量,與此同時中策輪胎也擠入全球前十輪胎公司銷量陣營,以38.92億美元排在全球第9名。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中策輪胎就邁向了成功,因為對比收入和銷量我們不難發現,米其林的輪胎銷售額在2020年實現了225億美元,如果除以其1.7億條輪胎的銷量,可以粗略算出每條輪胎的銷售單價是134.9美元。
反觀中策輪胎,按照38.9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除以6970萬條銷量,每條輪胎的銷售單價只有55.9美元,幾乎跟米其林相差了三倍。
更可氣的是,米其林在中國銷售的輪胎很多還都是由中國本土的回力輪胎所代工,可見米其林已經認可了國內廠商制造和生產輪胎的能力以及品質管控。而回力輪胎代工的米其林成本,也只是跟中策輪胎相當。
結尾
近年來,很多國貨都開始擺脫“廉價”、“劣質”的固有印象,整個中國制造也開始逐漸朝著“中國智造”發展,中國本土的輪胎制造企業產量、技術都在壯大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