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的責任所在根據海洋保護組織 The Ocean Conservancy 估計,目前全球海洋含有超過 1.5 億噸的塑料垃圾——大約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 100 萬頭藍鯨的重量。這一數字預計每年將增加 800 萬噸,到 2050 年,塑料廢物將超過海洋中的所有魚類。
圖丨Unsplash海洋環境塑料化以及全球氣候是目前人類和自然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然而,回收塑料作為原料僅占全球一次性塑料生產的不超過 2%,這意味著,98% 的塑料由原生石化原料直接生產,石化行業是全球一次性塑料的最主要來源。與此同時,中國正處于推進能源革命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作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石化產業,其發展定位、產業形態、工藝路線和產品結構,都要與能源革命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相一致。因此,從減量化、結構優化、高效化和多元化等角度出發,推動石化用油合理增長是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轉型的必經之路。石化產業巨頭會乖乖減塑嗎?減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石化產業的利益。例如在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后,原料供應商、塑料吸管生產商受到了嚴重打擊,進入轉型“陣痛期”。另一方面,一些石化企業也會影響塑料生產中的化學添加品的研究。根據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的報道,UV-328 是一種塑料生產的化學添加劑,通常用于塑料產品、橡膠、涂料、涂料和化妝品,以保護它們免受紫外線損傷。但科學家們擔心這種物質很難在環境中分解,可能會在生物體中積累并對野生動物或人類健康造成損害。?因此,需要開展更多更全面的調查來研究這種物質。然而,以巴斯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學、杜邦、印度石油、英國石油和殼牌等公司為代表的強大游說團體反對該提議,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認為這種添加劑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根據美國環境保護機構的透明法獲得的電子郵件和文件顯示,美國化學委員會和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對此種反對游說提出了擔憂,表示石化巨頭的勢力可能會影響環保政策的政策制定和實施[1]。
圖丨Unsplash多數情況下,許多大型石化行業巨頭都會參與塑料行業的政策制定。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它們會采取各種手段,破壞基于科學研究下的對環境或者公眾健康的合理保護,阻礙對潛在危險化學品的研究和監管,影響減塑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我們必須明確,石化行業政策應該承擔保護公眾的責任,而不僅是保護行業的利潤。化學工業及其貿易協會應該對其影響決策者和破壞科學的工作負責,讓公眾能清楚了解某些化學物質的潛在危害,以及知道誰在影響行政和監管機構[2]。他山之石:公眾也能對石油化工端減塑產生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學習一些國外針對石油化工端減塑的倡導行動經驗,來考慮如何解決目前我國在推行減塑行動。(1)影響性訴訟2020年2月5日,一群由生物多樣性中心領導的環境組織在夏威夷聯邦地區法院對 EPA(美國環境保護署)提起訴訟,聲稱 EPA 違反了 Clean Water Act(水清潔法)。EPA堅持認為夏威夷政府并沒有將任何因塑料污染受損的海水水體添加到水域受損名單中,不應該正式批準通過這份水域受損名單。EPA 聲稱,微塑料污染了夏威夷的許多沿海水體,導致它們不符合水質的定量和定性標準。但是,由于夏威夷沒有將這些水添加到其受損水域名單中,設定一個總最大污染限值(或TMDL)來控制這種污染對夏威夷來說其實是無效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環保組織也在試圖利用 Clean Water Act 進行訴訟,來強制清理河流和其他水體中的塑料污染。例如,此前一群環保主義者成功地推動修改了美國馬里蘭州和哥倫比亞地區的最大日負荷污染總量標準,以改善受到塑料污染的的阿納卡斯蒂亞河。因此,在沒有全面的聯邦地區或國際行動來解決海洋碎片和塑料污染的情況下,NGO 組織可以根據現有法律和新的法律論據提起訴訟,迫使決策者采取行動。通過訴訟、立法和公司領導的努力來改變塑料污染的現狀并推行減塑行動[3]。(2)支持基層組織提出環保倡議一些基層組織為了保護社區居民,會采取措施持續反對石油化工公司公司在當地的發展。例如 Healthy Gulf、Earthworks 等組織支持社區反對墨西哥灣沿岸的石化建設,在石化減塑的推廣行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石油化工行業在墨西哥灣沿岸和俄亥俄河谷發展石化活動的計劃,面臨著來自基層組織和社區團體日益增長的反對。由于人們對氣候變化和石化污染對社區造成的不利影響的認識日益提高,在這些地區運營的民眾開始反對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由于民眾持續的倡導努力,美國 2020 年推出公共衛生空氣質量法案,顯著擴大了危險污染物監測范圍。該法案直接解決了受影響社區的潛在空氣影響,并要求環保署立即對導致當地癌癥高發和危險污染物的其他健康威脅的有毒空氣污染物實施社區監測。(3)運用法律以及輿論手段應對石化巨頭對環保倡議的干擾埃克森美孚公司曾被發現謊報其對氣候變化的了解以及資助反對氣候變化論的社會組織,以達到進一步發展石油化工,獲取更多利益。針對這一情況,2016年,美國多個州的檢察長和政府官員在時任總統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領導下開始調查埃克森美孚公司圍繞氣候變化的非法行動。同時,一些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環保組織也開始研究埃克森美孚公司關于氣候變化的報告以及氣候變化預測模型,批判這些報告和模型的不合理性。參議員 Sheldon Whitehouse 和國會議員 Ted Lieu 提出了一項決議,認為化石燃料公司發起了“誤導公眾并產生懷疑的錯誤信息活動,以保護他們的經濟利益”。
清潔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圖丨CLIMATEINTERACTIVE這些針對石化巨頭的行動有力地打擊了巨頭企業的不道德操作。在法律政策的支持下,更多人參與到反對石化巨頭對于環保倡議的干擾以及誤導的行動來,幫助環保行動更好地推行。因此,有力的法律手段加上輿論力量是推行石化減塑行動的關鍵點之一。面對我國塑料污染日益嚴峻,塑料廢棄物數量日益增長的情況,我們可以借鑒此前在其他地區所開展的石油化工端減塑倡導的經驗,努力改變石化行業巨頭在石化政策上的越界干涉,讓石化行業的政策不僅僅考慮石化企業的利益,而是切實保障公眾健康以及保護環境,逐步開展減塑行動,推動石化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