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首條采用微納橡膠技術的低碳環保型高粘彈橡膠復合改性瀝青路面試驗段,在隴西至漳縣高速公路鋪筑完成。該試驗段的鋪筑是甘肅省公航旅集團主動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決策的成功實踐。
此次環保型高粘彈橡膠復合改性瀝青(微納橡膠)路面試驗段位于隴西至漳縣高速公路YK20+250至YK23+050段,長度為2700米,使用的環保型高粘彈橡膠復合改性瀝青由上海交通大學—公航旅建設集團低碳路材聯合研發中心共同研發、公航旅石墨烯公司加工生產。該研發項目是甘肅省交通行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主要發揮上海交通大學多學科交叉優勢及路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特色,依托省公航旅集團項目資源平臺,通過校企強強聯合,實現了綠色低碳道路材料的成功研發、生產和應用,有力推動道路交通領域減污降碳行動。
上海交通大學—公航旅建設集團低碳路材聯合研發中心發揮產學研用一體化優勢,在世界上首次創新采用綠色淺度裂解技術制備微納膠粉(熟化膠粉),實現其高效溶解于瀝青中,利用SBS/微納橡膠雙重網絡互穿原理,成功研發出高性能高粘彈橡膠復合改性瀝青,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橡膠瀝青、膠粉復合改性瀝青(生膠粉)高溫拌和的生產方式,有效解決了傳統生產存在的消耗大量燃料,排放CO2、NOX等溫室氣體,揮發瀝青煙氣,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等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傳統橡膠瀝青性能不穩定、難施工、成本高等技術瓶頸。研發人員通過反復試驗測試,高粘彈橡膠復合改性瀝青混合料主要性能指標優于SBS改性瀝青混合料主要性能指標,尤其是抗車轍性能、低溫彎曲性能更加優異,達到了低味、補強、防滑、耐熱、耐寒、耐腐蝕、抗沖擊、降噪音的作用,不但碳排放量減小,鋪筑成本也低于常規SBS改性瀝青路面。
此次環保型高粘彈橡膠復合改性瀝青的SUP上面層路面試驗段,是首次在我省的成功應用,是切實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在甘肅省公路項目中成功落地實施的范例,為我省低碳路用材料長壽命路面的建設提供了數據支撐、技術積累,標志著我省在交通行業落實國家“雙碳”政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為貫徹落實我省“十四五”規劃、促進公路行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上海交通大學—公航旅建設集團低碳路材研發中心將繼續發揮雙方技術與資源優勢,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聯合開展路用高分子材料技術攻關和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共同面向“雙碳”目標,以科技創新優勢解決交通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推動我省綠色低碳道路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此次試驗段的鋪筑,得到了省公航旅集團、公航旅隴漳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公航旅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喬小兵,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道路功能性鋪裝工程技術中心(浦東路橋)、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專家蒞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