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導讀
天然橡膠與石油、鋼鐵、煤炭并稱的工業原料的“四大金剛”,在人類近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功不可沒。
伴隨著近現代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橡膠產業也得以迅猛增長,但與此同時伴隨著合成橡膠的快速發展以及下游需求的疲軟,天然橡膠也遭到了一定的打擊,未來天然橡膠的發展何去何從?還得從源頭看起。
產業鏈
天然橡膠(NR)是一種以聚異戊二烯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中橡膠烴占90%以上,其余為蛋白質、脂肪酸、灰分、糖類等非橡膠物質。
通常我們所說的天然橡膠,是指從巴西橡膠樹上采集的天然膠乳,經過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彈性固狀物。巴西橡膠樹原產于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馬拉岳西部地區,喜高溫、高濕、靜風、沃土,現已布及亞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亞。
天然橡膠具有優良的回彈性、絕緣性、隔水性以及可塑性等,并且適當加工后還具有耐油、耐酸、耐堿、耐熱、抗壓等特性,具有廣泛用途。
標準膠分為5號膠、10號膠和20號膠,5號膠一般為一級膠,是最好的膠,其所含雜質為0.05%;10號膠為二級膠,其所含雜質為0.1%;20號膠為三級膠,其所含雜質為0.2%。一般5號膠用于輪胎內胎制作,而10、20號膠用于輪胎外胎制作。
天然橡膠加工流程
天然橡膠產業鏈
產量
膠樹的經濟壽命為20-25年,種植7年后可進行割膠,種植10年后進入單產的旺產期。
在無災害的情況下,全球天然橡膠由北向南開始交割,每年3-4月是全球天然橡膠的供應淡季,在此階段,國產新膠產出不多,質量一般,而東南亞產區幾乎處于停割膠期;6-8月為天然橡膠產出旺季。
具體而言,3月中旬開始我國云南產區率先進入割膠季;4月初,海南產區開始割膠;4月中旬,泰國北部、越南進入割膠期;4月底5月初,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印尼北一帶進入割膠季;12月中旬印尼北部另一部分進入割膠季。
全球橡膠市場可分為合成橡膠生產和天然橡膠生產,其中合成橡膠占53%左右,天然橡膠占47%。
就天然橡膠而言,全球約有1,300萬英畝天然橡膠林,受橡膠生長喜好的影響,全球絕大部分的橡膠生長于赤道附近。近東南亞作為橡膠的主要種植區,10年種植面積東南亞平均自然增長率為3.1%,其中泰國+4.3%;馬來 -2.1%;印尼+0.6%;越南7.6%。
目前,全球橡膠產量逐年穩定增長,受疫情影響2019年橡膠生產有所回落。2019年全球橡膠生產達到1461.66萬噸,與去年持平。其中亞洲是全球橡膠生產的主力軍,近90%的產量來自于亞洲,而東南亞又占到全球產量的75%。另外一部分的橡膠產量來自于非洲,占全球產量的7%、美洲生產總量占全球的5%。
全球天然橡膠產量 /來源:WIND
具體到國家而言,泰國、印尼、越南為全球前三大天然橡膠生產國,三國產量加總生產近全球70%,其中僅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產量占全球產量近60%,全球天然橡膠的生產地高度集中。
2020年泰國、印尼、越南三大主產國的橡膠產量分別為:437萬噸、303萬噸124萬噸,其中,泰國、印尼生產量有所下降,同比去年分別減少約10%、8%;越南產量較去年增加約5%。
全球天然橡膠產量 /來源:WIND
我國橡膠近十年來處于緩慢增長的狀態。2011年是一個分水嶺,自從2011-2012高速增長7%-8%后,之后幾年幾乎處于負增長或者零增長的狀態。其背后原因是2011年在此之前,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價格大幅上漲,之后價格明顯下跌,尤其是最近幾年橡膠價格持續大幅走低,膠農收入大幅下滑,膠園開始普遍出現勞動力短缺。
2020年,我國橡膠產量為69.27萬噸,同比去年減少15%,增速達歷史最低。今年受疫情、白粉病等影響,我國割膠高峰推遲,但并沒有影響產量,1-5月橡膠累計產量約為16萬噸,高于2020年因延遲減產僅6萬噸的水平。
中國橡膠產量 /來源:WIND
消費
近些年來,天然橡膠的消費量不斷穩定增長,天然橡膠消費量由1952年僅一百多噸的消費量發展到如今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近1400萬噸,但隨著經濟增長,合成橡膠的替代性和橡膠工業日益成熟,會不斷影響天然橡膠的消費量。2020年上半年,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還遭到了疫情的重大影響,全球消費量下降15.7%。,而占全球需求40%的中國,消費量下降了20.1%。
天然橡膠消費主要集中于亞洲新興工業區,中國、印度、印尼是亞洲地區的前三消費國,其2019年消費量分別為:554萬噸、114萬噸、64萬噸,但都同比去年有所下降。ANRPC成員國橡膠消費額達到900萬噸,占世界消費的70%左右。
中國是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自2002年來,中國無論是在天然橡膠消費的增速上還是總量上,都逐漸成為發展最快的國家。主要原因主要得益于對外貿易蓬勃發展、內需擴大以及工業化發展速度加快。
來源:WIND
天然橡膠70%用于輪胎生產,因此輪胎制造、汽車行業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對橡膠有所影響。
來源:WIND
2016年,受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房地產市場發展將帶動國內重卡及相關貨車的消費上升等影響,中國汽車消費量以及相應的輪胎需求有所增加。
而2020年年初,受疫情的影響,許多大型輪胎及制品企業暫時關停,沖擊天然橡膠下游行情,不少天然橡膠貨源訂單被推遲甚至毀約,削弱橡膠加工廠生產情緒,原料用量減少,另一方面,天然橡膠價格寬幅走跌,供應商生產及膠農割膠利潤空間受損,割膠積極性被打擊,輪胎產量驟減直接影響到天然橡膠消費量驟減。
2020年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的良好控制,人們恢復了正常的生產工作,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等原因,橡膠輪胎需求再次上升,在今年年初迎來一個新的頂峰。
來源:WIND
進出口
進口
隨著經濟科技的日益發展,國內生產橡膠數量增加的同時進口橡膠的數量也在增加。
目前整個東南亞為我國橡膠進口的主要進口國,泰國為我國橡膠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國,占進口的65%,而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則承包了我國整個進口來源的29%。
我國天然橡膠進口呈一定的季節性,夏季過后進口量增加,這和東南亞地區割膠季節比較一致。
2019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橡膠進口量驟減,從12月的29萬噸下降到次年1月的17萬噸,同比下降28.6%。雖然之后全球悲觀情緒蔓延,橡膠需求抑制,膠價大幅走跌,但隨后進口量有所回升,似乎為受影響。
2020年1-3月累計進口量132.48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4.01%,這主要由于當時國內貿易商與國外加工廠三四月份訂單,多為年前簽訂,并且疫情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還沒有蔓延開來。
出口
全球橡膠主要出口國的出口量隨年穩步增加,其中泰國、印尼、越南為前三大主要橡膠出口國。2019年ANRPC成員國橡膠出口總量為969.6萬噸,同比去年下降5%。
中國主要是橡膠消費大國,其出口量不占優勢。自2020年以來中國天然橡膠的出口呈現一個“大V型”,2010年出口數量為2.53萬噸,但隨之的一年跌倒0.94萬噸,之后出口量雖有上漲但都未突破4萬噸。
國際上,受到中國大量進口需求的影響,主要的橡膠出口國出口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進口需求的影響。
以泰國為例,2021年5月泰國天然橡膠對全球出口量35.11萬噸,環比下跌10.22%,主因原料提量不及預期,中國市場需求進一步低迷,出口中國數量同環比大跌,而中國以外市場需求有所走弱共同拖累。
來源:國金期貨智慧寶
影響因素
1.合成橡膠的生產和應用
1909年第一個合成橡膠成功面世,到目前為止已近百年,橡膠制品被廣泛用于車輛、包裝、醫藥、家用電器及改性塑料制品領域,并且隨著橡膠制品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原材料的選用也有所變化,許多產品已經做到利用合成橡膠替代天然橡膠,是天然橡膠很好的替代品。
當天然橡膠供給緊張或價格上漲時,許多生產廠商會選擇使用合成橡膠,兩者的互補性將會越來越強。
同時,由于合成橡膠屬于石化類產品,其價格受其上游產品――石油的影響。因此,石油價格的波動也會通過影響合成橡膠的價格而作用于天然橡膠的價格。
/來源:國金期貨智慧寶
2021年1-5月,我國進口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含膠乳)共計283.3萬噸,比2020年同期的259.8萬噸增長9%,其中進口天然橡膠220萬噸,同比增長6.9%。
2.季節性因素
橡膠樹作為農作物的一種,其生長對于地理環境和氣候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種植7年后可進行割膠,種植10年后進入單產的旺產期。
由于全球各地的割膠季節不同,各地加起來天然橡膠一年有超過六個月的時期。割膠在開割季節時,一般橡膠供應量上升,膠價下跌;而停割季節,庫存消耗,供應緊張,膠價上升。
一些特別的氣候災害會嚴重影響橡膠的產量從而影響價格。比如臺風或熱帶風暴、持續的雨天、干旱、霜凍等都會降低天然橡膠產量而使膠價上漲。
赤道地區還有兩個奇特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拉現象對橡膠的生產有很大的影響。比如遇到厄爾尼諾現象時,東南亞降水會減少,出現干旱天氣,影響產量。
除此之外,如白粉病、紅根病、炭疽病等病蟲害因素也會嚴重影響天然橡膠樹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對天然橡膠的產量及價格影響也很大。
今年以來,我國部分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病蟲害災害影響,比如云南地區橡膠白粉病疊加干旱的情況影響了大部分地區推遲開割,這就導致了價格的季節波動性。
3.國際橡膠供求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自身種植的橡膠遠遠無法滿足自身需求,超過80%的橡膠都需要進口,因此國際橡膠供求關系直接影響了國內天然橡膠的價格。
目前,全球天然橡膠主要出口國是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而我國65%的橡膠都是從泰國進口,泰國的橡膠供需對我國天然橡膠的價格影響比重更大。
今年3月以來,隨著疫情的反復,泰國、馬來等地區部分加工廠被迫關停泰國膠水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橡膠成本端口支撐弱化;另一方面,由于輪胎需求的需求不足,導致橡膠消費悲觀預期上升,天然橡膠價格反映到期貨盤面就是預期不斷下跌,6月份天然橡膠價格延續下跌局面,月度跌幅達到4.48%。
橡膠2019合約/來源:同花順
目前,泰國橡膠管理局出手穩定橡膠價格,這些措施將能夠消化過剩橡膠產量高達20 萬噸/年,伴隨著消費潛力不足的影響,供過于求的局面,以及未來的眾多不確定性,導致膠價波動。
4.國際政策
由于我國國產的天然橡膠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大部分靠進口,因此國際政策的變動會直接影響到天然橡膠的價格。
例如,當我國加入WTO以后,政府如何兌現WTO承諾、調整進出口政策,成為影響我國天然橡膠進口情況乃至天然橡膠價格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中美情況的激化,美國對中國多次針對數百種產品征收關稅,也會沖擊橡膠的進出口。例如,中國是橡膠助劑的出口大國,尤其促進劑和防老劑出口比重均在50%以上,而關稅壁壘也嚴重影響了其中的進出口。
5.汽車行業等下游行業影響
天然橡膠消費最大的就是汽車行業,研究表明約占天然橡膠近70%,因此汽車行業的發展能直接影響天然橡膠的使用從而影響天然橡膠的價格。
從歷史來看,歐美、日本等國汽車工業已經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對天然橡膠的需求也相對平穩。中國的汽車工業不斷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未來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國內天然橡膠價格受汽車工業和輪胎行業發展影響的程度將加強。
如今國內輪胎終端需求低迷使得生產企業開工率下降,同時高溫限電、環保督察等因素影響下游制品生產,這也是導致前幾個月盤面價格下跌的重要因素。
6.主力資金的作用
橡膠由于其品種特性,在期貨盤面上講受到主力資金的影響較為明顯,通過近期盤面情況可以觀察到上周前橡膠主力和持倉量是一個負相關的變化,持倉量上升,盤面價格下跌;持倉量下跌,盤面價格反而上升,說明背后主力資金偏空。但最近幾天觀察盤面來看,主力資金似乎有了新動作。
來源:博易大師
交割細則
1.交割質量標準
標準品:1、國產天然橡膠(SCR WF),質量符合國標GB/T8081-2008。
2、進口3號煙膠片 (RSS3),質量符合《天然橡膠等級的品質與包裝國際標準(綠皮書)》(1979年版)。
2.交割倉庫
圖片來源:上期所
總結
橡膠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品種,國際因素對于其價格有著重要影響,在交易時重點關注關注中美局勢、海外疫情蔓延情況、下游需求變化及國內外主產區天氣情況。
從盤面本上來看,受到橡膠品種自身交易等的影響,在期貨方面更多的應該觀察主力資金操作方向,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