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之中,哪里都是人,所以有時候難免就想要找一個沒人的地方靜靜地待一會,其實要想找個沒人的地方還是找得到的,但如果你想要找一個沒有塑料的地方,那可就難了。
塑料制品可以說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無論我們看向任何一個地方,都一定能夠在那里找到塑料,這一點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都沒有不同。那么我們的身邊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塑料制品呢?很簡單,它好用,塑料制品易于制作、成本低廉,而且還結實。在超市花3毛錢購買的一次性塑料袋,拎兩箱啤酒,它也破不了,而花1塊錢買的可降解購物袋,往里面放四五瓶啤酒,隨時可能嘩啦啦。塑料制品雖好,但有一點卻不容忽視,那就是所有的塑料制品最終都會變為塑料垃圾,而且塑料制品變為垃圾的速度要比其它東西快得多。
為什么塑料制品很快就會變成塑料垃圾呢?因為它便宜,于是乎塑料污染成為了現代社會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塑料污染所涉及的范圍之廣,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就連人類借助于尖端科技才能勉強涉足的地方,塑料都能夠輕易造訪,比如馬里亞納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是地球海洋的最深處,其最深處可以達到10975米,迄今為止,人類對于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的探索次數是屈指可數的,其中就包括我國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它于2020年11月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其實,相比其它海域而言,馬里亞納海溝還可以算是一片凈土,這里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海洋資源,而就是這樣一片凈土,塑料也沒有放過。馬里亞納海溝也有塑料了嗎?是的。
其實,馬里亞納海溝發現塑料并不是什么新聞,因為科學家們早就在馬里亞納海溝海溝底層的海水和沉積物中發現了微塑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塑料微粒。
根據科學家們的探測,在馬里亞納海溝底層海水中,微塑料的含量約為2.06個/升,而底層沉積物中的微塑料約為沒升200個左右。可見,即便是深如馬里亞納海溝,也不是一個沒有塑料的地方,而我們這里所說的塑料還不僅僅指上面所說的微塑料,根絕科學家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馬里亞納海溝10927米處發現了一個明顯的塑料垃圾。我們知道,在自然環境下,塑料的降解是非常漫長的,所以一旦塑料垃圾來到了某一區域,那么則可能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中堆積,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塑料垃圾雖然不會被降解,但卻會在大自然的侵蝕下逐漸碎裂,體積變得越來越小,并最終成為肉眼難以看到的微塑料。
微塑料污染早已不再局限于土壤和海洋之中,而是進入到了生物的體內,特別是海洋生物體內存在有微塑料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現在科學家們又證明了微塑料已經來到了我們人體之中。
科學家們曾經對來自8個不同國家人的糞便樣本進行取樣,并在其中發現了多達9種的微塑料,證明微塑料已經進入人體,并參與到了人的體內循環之中。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些進入人體的微塑料會給人體帶來危害,當然也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沒有危害,一切都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但無論微塑料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們都應該對塑料污染引起重視。
任何一種生物的生存都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反之,這種生物的活動也一定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人類自然也不例外。
但與其它生物不同的是,由于人類文明飛速發展,人類能夠取得遠超所需的生存資源,所以人類活動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要比其它生物大得多,因此,受影響的自然環境反作用于人類的速度也要比其它生物快得多,所以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必須要主動降低自身活動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保護環境,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當然,我們不可能杜絕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因為它有著不可磨滅的優勢,就是便宜,我們只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塑料制品的使用,同時建立有效的塑料垃圾循環處理體系,不要讓塑料垃圾過快地進入到自然環境之中,減少污染,保護的并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